长城网3月15日讯(赵冉) 今天是国际消费者权益日,经省政府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办公会议审定,特将2011年度全省消费维权专项活动成果向社会公布:
1、省公安厅开展的“亮剑”、“飓风”和“打四黑除四害”专项行动
按照“自上而下、以打促管、一线实战”的指导思想,省公安厅全力开展涉及消费维权案件侦办工作,并针对食品、药品和假劣商品等犯罪频发的严峻形势,组织开展了“亮剑”、“飓风”和“打四黑除四害”专项行动。全省治安行动队共破获制假售假、食品、药品、侵犯知识产权等案件795起,抓获犯罪嫌疑人1745名,案值4亿余元,分别比上年度同比上升81%、56%、63%。成功侦破了包括秦皇岛市昌黎制售假葡萄酒系列案件、邢台南和宏瑞达公司生产销售伪劣产品案、辛集6·30生产销售假核桃露案、廊坊2·28侵犯著作权案等一批重特大案件,抓获犯罪嫌疑人459人,涉案价值5000余万元。
2、省工商局开展的“12315以护民生为工作重点,直面消费热点难点,大力开展行政约谈活动”
全省各级工商机关认真组织开展行政约谈活动,帮助经营主体发现问题,把违法经营行为消灭在萌芽状态;警示经营主体存在的问题,在家用电器、大型商场超市、通信市场等方面,开展行政约谈,发送行政告诫和行政建议书,取得了很好效果。2011年全省工商系统开展行政约谈452次,发送行政告诫书、行政建议书3759件,组织了6081家各行业经营主体进行了面对面的行政约谈,解决消费纠纷13678起,督查督办案件707件,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934万元。全省12315系统加大消费维权力度,切实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全年受理申诉63434件,办结61319件,办结率为96.66%;举报48417件,办结46949件,办结率达96.96%,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8528万多元。
3、省质监局开展的春季农资打假“春苗行动”
2011年3月14日,河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以“质监检测进乡村,服务农民到田头”为主题,在邢台任县举行了全省质监系统农资打假“春苗行动”启动仪式,河北电视台、河北日报、河北经济日报、河北农民报等20余家省市县新闻媒体现场采访并进行了报道。专项行动以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化肥、农药、农机及配件为重点,全系统先后出动执法和技术人员16308人(次),车辆3000多台次,检查生产企业887家(次),接受群众咨询5万余人(次),查处违法案件290余件,查获假冒伪劣产品标值404万元,为农民挽回经济损失200余万元。
4、省商务厅开展的“畜禽屠宰、酒类流通重点行业专项治理行动”
为有效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2011年上半年,省商务厅在全省商务领域组织开展了畜禽屠宰、酒类流通等重点行业的专项治理活动,印发了《河北省商务系统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方案》,确保专项整治行动取得实效。专项行动整治期间,检查定点屠宰企业和屠宰点5110家(次),关闭屠宰企业12家,查处违法违规案件72起,取缔私屠滥宰黑窝点11个,没收私宰猪肉5370余公斤;检查酒类经营户38374家,取缔无证无照经营户247家,查处违法违规案件482起,查获假冒及不合格酒类商品22187瓶。
5、省消协、河北电视台联合举办的“2011年3·15专题晚会”
河北省消费者协会、河北电视台联合举办的2011年度“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专题晚会于2011年3月14日制作完成,并在河北电视台播出,晚会重点报道和揭露了一批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消费维权案件。主要内容如下:
(1)《触目惊心地沟油》:2011年度3·15晚会播出了保定安新县三义村非法生产地沟油的事件,这个窝点用动物内脏加工提炼地沟油,根据这个线索,记者顺藤摸瓜的继续深入调查,发现这个黑窝点的一部分地沟油居然被销售到了石家庄桥西蔬菜批发市场,继而会流向大众的餐桌。
(2)《保健品非法营销八大怪》:
怪象一,拉大旗作虎皮,夸大来头把你欺;怪象二,体检表上做文章(点击观看文章影视作品《黑狐》、《白蛇传说》),其实骗你没商量;怪象三,免费礼品天天赠,小恩小惠来拉拢;怪象四,包治百病像朵花,管它算不算虚夸;怪象五,高科技名词可劲儿吹,吹破牛皮也不上税;怪象六,爸爸妈妈叫得甜,全是为了您的钱;怪象七,旅游抽奖相结合,非法营销想尽辙;怪象八,玉米淀粉充“良丹”,黑心商家还挺心安。这组报道既有现象,也有事件,还有警示。
(3)《较真儿房主苦维权》和《新楼“内伤”业主心慌》两组报道,都是紧紧抓住了黑心地产商不兑现承诺、让消费者受伤的新闻点,深入挖掘了内幕。
河北省消费者协会在专题晚会上发布了“2010年度消费维权十大典型案例”。
以上报道在节目播出后,在相关部门的配合下,都得到了查处或者解决。
6、省食药监局开展的“对违法药品、医疗器械、保健食品广告专项整治活动”
2011年通过对省级报刊、电视、广播发布的广告进行全面监测。采取广告监测与日常监管、GSP跟踪检查等专项检查相结合的措施,加强对发布虚假违法广告的药械、保健食品经营活动的查处力度。建立对发布违法广告经营企业约谈(诫勉谈话)工作制。建立“违法广告黑名单制度”。对经营企业年度内销售发布违法药械产品广告被3次采取行政强制措施的或拒不执行行政强制措施的,将建议医保管理部门撤销其医保定点资格。对严重违法广告的药品医疗器械增加抽检频次,对经常销售违法广告药品的单位实行重点监管。共发布警示公告10期,监测违法广告17455条次,发布5期实施暂停销售行政强制措施的通知,对105个品种实施了暂停销售行政强制措施。将10个企业列入“黑名单”,实施重点监管。约谈2次3个品种的药品企业。
7、省农业厅开展的“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
突出重点,深入开展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制定下发了《2011年河北省农资打假和监管实施方案》。
种子部门以“种子执法年”活动为抓手,对核发的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进行了逐一清理,撤销生产许可证10家,注销生产许可证56家,注销经营许可证23家,吊销经营许可证1家,撤销经营许可证13家,查处了一批违法案件,维护了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
农药部门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及无证农药产品等违法行为,农药合格率达到91%,没有发现甲胺磷等5种高毒农药生产销售行为。
肥料部门采取交叉互查的形式,对重点市场、重点肥料生产企业、重点肥料产品,组织开展了“三查”活动,年肥料合格率提高到83%。
饲料监管部门在全省清理取缔无证生产饲料、严厉打击非法添加和使用抗生素滤渣、植物源性蛋白饲料原料、动物源性饲料专项整治行动。
水产部门对全省无公害养殖基地、出口备案基地、规模化养殖场和小型普通养殖场的渔药、饲料等投入品使用情况进行了全面检查和整治,共抽取61个苗种样品,合格率为100%。
8、省司法厅开展的“组织律师消费维权公益法律服务活动”
2011年2月21日至3月14日,省律协联合省消协和河北电视台农民频道,在电视节目中从法律视角为公众解疑释惑,针对近年来农民反应突出的种子、化肥、农机、农药、新农合保险等消费侵权问题采取个案点评和案件追踪的方式,为20多名农民消费者解决了消费纠纷。“3·15”期间,省律协消保委会同省消协、河北工人报共同举办了“消费维权服务周”系列活动。省律协消保委对石家庄有线电视“收费贵、废内置、密高清、强转换、不公益”等问题发表了质疑意见和观点,引起了相关服务部门的高度重视,推动了问题的有效解决。律师通过代理消费侵权案件,为符合条件的消费者提供法律援助,通过法律程序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2011年12月,河北张之永律师事务所接到南和县27名赴国外旅游游客请求法律救助的电话,积极为赴国外旅游遭受侵权的游客提供法律帮助,保护了他们的合法权益。
9、省工商局开展的“以‘监管水平提升年’为主题,大力开展流通领域商品质量监管专项行动”
认真开展流通领域日用商品、食品质量抽检,共抽检日用品480个批次、食品61057个批次。扎实开展春、秋两季红盾护农专项行动,共检查农资经营企业39707个次、农资市场189个次,查处各类农资案件1079件,案值844万元。组织开展“保民安促和谐”打击传销专项行动,共端掉传销窝点811个,教育遣返传销人员23892人次,移交司法机关刑事拘留104人,批准逮捕23人,劳教10人,解救被骗群众百余人次。开展成品油市场专项整治行动,检查成品油经营单位7420个,查处各类成品油案件266起,案值194.77万元,查扣油品6.675吨,清理取缔非法加油站109个。集中开展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销售假冒伪劣商品违法行为专项行动。捣毁售假窝点106个,查处违法案件10373件,案值6600多万元,移送司法机关案件35件。
10、省物价局开展的“市场价格监管年活动”
价格监督检查工作紧紧围绕经济工作中心,狠抓市场价格监管,确保国家、省各项政策措施落实到位。3月初下发了《关于在全省开展“市场价格监管年”活动的通知》,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以打击价格欺诈、价格串通和价格垄断等不正当价格行为、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为主要内容的“市场价格监管年”活动。截止到年底,全省共查处各类不正当价格行为案件800件,查处违法所得金额1240万元,经济制裁金额1452万元。今年市场价格监管力度大,曝光8批38个违法典型案件,有效震慑了不法价格行为。树立了物价部门维护消费者权益、服务经济发展的良好形象。
11、省盐务局开展的“清理查处无证经营专项整治活动”
紧密结合盐产区盐业市场实际,大力开展了查处取缔无证经营工作,制定了清理查处方案,下发了通知。对可能存在的无证经营制盐生产企业进行了明查暗访。唐山、沧州两市局对盐产区所有涉盐企业进行了拉网式排查。检查了涉盐企业46个,按照行政许可法的规定,对设定行政许可的经营企业严格查验了生产许可证。同时,对全省9个食盐定点生产企业使用添加剂情况进行了检查,以保证食盐的安全。一年来,全省盐产区共查处各类盐业违法案件84起,查处违法盐产品461吨,罚没款45.5万元。
12、河北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开展的“进出口领域‘双打’专项行动”
认真落实国务院及国家质检总局“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专项行动”精神,认真谋划,积极行动,在辖区进出口商品领域开展“双打”专项行动。期间召开各级各类宣传和培训会议100余次,进出口企业参加人员1800多人;出动执法人员2300余人次,执法车辆900余车次,检查进出口企业1400余家,检查大宗、敏感商品27类,查处违法违规企业5家、罚款3万元,检出不合格进出口产品1503批次,货值57.09亿美元,有效提高了辖区进出口企业“打假保知”意识,严厉打击了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违法行为,进一步净化规范了我省生产、消费市场领域秩序。
13、省教育厅开展的“严肃查处涉及群众利益的教育乱收费案件,切实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专项检查行动”
加大对教育乱收费案件的监督检查力度,在春、秋两季开学之初,组织全省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开展了自查自纠、重点抽查和专项检查。2011年,全省县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共派出728个检查组,检查大中小学校15450所,查出违规收费1282.6万元,清退898.5万元,处理责任人156人,其中给予党政纪处分31人。8月11日,由省政府纠风办牵头,省教育厅、省财政厅、省物价局、省审计厅五部门联合制发了《关于对中小学收费行为开展集中清理活动的紧急通知》,从8月15日至10月25日对全省公办中小学自2009年春季开学以来的收费行为进行集中清理。组成4个联合检查组,对11个设区市33个县(市、区)87所学校的教育收费情况进行了专项检查,共查出问题50个,对这些问题及处理情况进行全省通报,并要求各地按照管理权限对相关责任人进行责任追究。
(本文来源:长城网 ) |